LOGO OA教程 ERP教程 模切知识交流 PMS教程 CRM教程 开发文档 其他文档  
 
网站管理员

几十年过去了,国产点晴模切ERP还是甩不掉财务软件的命?

admin
2025年9月26日 18:4 本文热度 103

干了这么多年ToB,也算是见证了国产ERP的成长——从早期简单的电算化,到后来对标国际巨头提出“业财一体化”、“全流程管理”、“企业数字神经中枢”……等。


可抛开这些响亮的口号,在很多企业的实际应用中,ERP系统的核心价值并没有完全跳出以财务模块为驱动的范式,依然围着凭证、账簿、报表打转。


老板和管理层评估ERP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准,还是聚焦于


  • 账是否算得准

  • 钱是否管得明

  • 税是否报得平


其他像生产制造、供应链协同、客户关系管理等业务模块,受重视程度和应用深度还是不够。


我把这种现象称之为“财务软件的路径依赖”。


那么为什么历经二十年的发展与迭代,国产ERP还是难以彻底摆脱“财务烙印”?


这背后其实是客户需求、厂商策略与实施环境三者相互交织、共同作用的结果,这篇内容我就从我个人的经验出发,尽可能跟大家聊明白,讲透彻。




01

为啥国产ERP摆脱不了财务烙印?


不是说国产ERP这些年没进步——


  • 界面好看了,使用更丝滑了

  • 功能多了,方案模式更成熟了

  • 能上云了,适配的企业类型也更多了


而是说,国产在很多企业里的“核心价值定位”,骨子里还是二十年前财务软件那个逻辑——首要任务是管好钱、出准报表,别让税务局找麻烦。


其他的,什么生产计划、供应链协同、CRM、HR,在很多老板眼里,那都是锦上添花,甚至是可有可无的负担。


比如你跑去跟一个制造厂老板说,我这ERP能帮你优化排产,减少物料浪费。


他可能点点头,但心里嘀咕:“说得挺好,但最终省没省钱、赚没赚钱,不还得看我月底的利润表吗?”


能真正让他下决心付费的,八成还是“能不能把往来账算清楚,别让业务员把货款搞乱了”。



这就好比你买一辆汽车,它集成了高级音响、智能导航、座椅加热等诸多舒适与娱乐功能。


然而,对于绝大多数车主而言,评判这辆车的根本标准,始终是其作为交通工具的核心属性——


动力系统是否平顺可靠、底盘操控是否稳健安全、燃油效率是否经济合理。


那些附加功能若能正常运作,固然提升体验,其中一两项出现瑕疵,也没体大影响。


发动机、变速箱或刹车系统这些核心部件出现根本性问题,车辆的实用价值便会大打折扣,用户的信任感也会急剧下降。


国产ERP在很多企业里的处境,就有点像这个“智能汽车”,只不过它的核心功能被锚定在了“财务”上。


这不能全怪ERP厂商,这是个系统性问题,是客户、厂商、实施环境三方“共谋”的结果。





1.客户需求原动力:钱袋子才最实在

(1)老板的“第一性原理”


中国大量中小企业老板,尤其是上一代创业者,是市场里摸爬滚打出来的。他们的思维极度务实:


开公司就是为了赚钱。财务数据,利润、成本、现金流,是衡量赚钱与否最直接、最硬核的指标。


什么流程优化、组织变革,太虚了,看不见摸不着,只有钱进了口袋、税报平了,心里才踏实。


所以,为ERP付费的最大动力,天然就是解决财务问题。


(2)“合规”需求大于“增效”需求


在很多行业,尤其是传统行业,企业上系统的最强外部驱动力,不是市场竞争倒逼的效率提升,而是政策法规要求(比如金税工程)。


  • 财务合规是刚需,是生死线;

  • 而管理增效是“锦上添花”,可以缓一缓。


需求层次不一样,投入的资源和决心自然不同。


(3)决策者的视角局限


早期上ERP,往往是老板拍板,财务总监推动,他们最熟悉、最关心的就是财务。


选型的时候,眼睛自然盯着财务模块强不强、符不符合会计准则、跟税务局系统对接顺不顺畅。


其他业务模块一般是由业务部门提需求,但业务部门在决策链条上的话语权,经常弱于财务。






2. ERP厂商的路径依赖:卖得动才是硬道理

(1)核心竞争力的“舒适区”


国产ERP厂商,尤其是几家老牌的,比如用友、金蝶等,起家就是靠财务软件。


他们的核心研发能力、实施方法论、顾问团队的知识结构,最深的老本行就是财务。


你让他去搞一个复杂的智能制造调度算法,或者一个精准的供应链需求预测模型,可能真不如他们在财务领域那么得心应手。


路径依赖形成了,掉头难。


(2)销售导向的无奈


厂商是要吃饭的。


面对客户最迫切、最愿意掏钱的财务需求,销售和实施顾问会本能地把重点放在这里。


把财务模块做稳、做透,快速让老板看到“账目清楚”的价值,项目回款才快。


你要是花大把时间跟客户纠结一个生产工序的优化,投入产出比可能极低,还容易把项目拖黄。


久而久之,厂商也“聪明”了,主打的就是“财务稳健”,其他模块当成标配送你,能用就行。


(3)产品同质化与价格战


当大家都强调“业财一体化”时,差异化就很难做。


最后比拼的,往往又回到了财务功能的细节、价格、以及关系。


陷入价格战后,更没利润去投入真正有深度的业务模块研发,只能不断在财务这个“一亩三分地”里精耕细作,卷得更细。






3. 实施环境水土不服:管理跟不上软件

(1)业务标准化程度低


中国企业发展快、模式灵活,但也导致业务流程千奇百怪,标准化程度低。


财务准则全国统一,相对好标准化,但生产流程、销售模式、库存管理,每家都可能不一样。


实施ERP业务模块时,面临的定制化开发需求巨大,成本高、周期长、风险大。很容易导致项目烂尾,或者业务模块最后成了摆设,只有财务模块跑通了。


(2)基础数据清洗是脏活累活


ERP业务模块要跑起来,依赖大量准确、及时的基础数据:


  • 物料编码

  • BOM(物料清单)

  • 工艺路线

  • 供应商信息

  • 客户信息……


很多企业这些数据要么没有,要么一塌糊涂。



整理这些数据是个苦活累活,需要业务部门深度参与,但业务部门往往忙于日常业务,没动力也没耐心去做这事。


最后,只有财务数据因为关乎钱,大家相对重视,能勉强录入系统,结果就是,业务模块成了无源之水。


(3)组织墙与部门利益


ERP本质是打破部门墙,实现流程贯通,但这动了某些部门或个人的“奶酪”。


业务数据透明化,意味着权力被重新分配。


  • 销售不愿意客户信息全公开

  • 生产不愿意工时损耗被精确测量……


各种软抵抗层出不穷。最后发现,只有财务数据是“中性”的,是大家“不得不”提供的。


阻力最小的路径再次指向了财务核心。


02

国产ERP“财务化”真的就没救了吗?


倒也不是完全悲观,这些年情况也在起变化,比如:





新一代企业家在崛起

80后、90后老板们登上舞台,他们天生对数字化更敏感,更能理解数据驱动的价值。


他们不仅要管好钱,更要用数据来优化用户体验、精准营销、敏捷研发。


这些需求,会倒逼ERP进化。





市场环境逼你“内卷”

当人口红利消失,市场竞争白热化,粗放管理活不下去了。企业必须从内部抠效率、降成本——


  • 生产计划的准确性

  • 供应链的协同效率

  • 人效管理


就从不重要的“锦上添花”,变成了关乎生存的“雪中送炭”。需求层次开始变了。





技术本身在突破

云原生、AI、大数据这些技术,让ERP有可能变得更智能、更灵活、更聚焦于业务场景。


比如,基于AI的需求预测可以直接驱动自动补货和生产计划,这价值就远远超出了财务范畴。






最后说句实话

国产ERP想真正甩掉“高级财务软件”的帽子,光靠厂商吆喝没用。这是一个双向奔赴的过程:


对企业说:


老板们,得真正下决心把ERP当成管理变革的工具,而不只是一个记账的电算化系统。



要敢于触动流程、打破部门墙,愿意为那些“看不见”的流程优化投入资源和耐心。


财务健康是结果,而卓越的运营流程才是因。


对厂商说:


老铁们,别老在财务的舒适区里卷了。


得沉下去,真正理解不同行业的业务痛点,做出有行业深度、能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的模块。


光有“业财一体化”的架子不行,得让业务流真正产生价值,让客户觉得“离了你这业务模块,我都没法高效运转了”。


20年没甩掉,说明这个“命”根深蒂固。


但下一个20年,我相信会不一样,因为时代变了,驱动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变了。


当“向管理要效益”成为所有企业的必修课时,国产ERP的“第二生命”——那个真正基于业务、驱动运营的生命才会真正开始。


——The  End——


阅读原文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dPkFVvvpb-NH_k9FRegVOg



点晴模切ERP更多信息:http://moqie.clicksun.cn,联系电话:4001861886

该文章在 2025/9/26 18:04:40 编辑过
关键字查询
相关文章
正在查询...
点晴ERP是一款针对中小制造业的专业生产管理软件系统,系统成熟度和易用性得到了国内大量中小企业的青睐。
点晴PMS码头管理系统主要针对港口码头集装箱与散货日常运作、调度、堆场、车队、财务费用、相关报表等业务管理,结合码头的业务特点,围绕调度、堆场作业而开发的。集技术的先进性、管理的有效性于一体,是物流码头及其他港口类企业的高效ERP管理信息系统。
点晴WMS仓储管理系统提供了货物产品管理,销售管理,采购管理,仓储管理,仓库管理,保质期管理,货位管理,库位管理,生产管理,WMS管理系统,标签打印,条形码,二维码管理,批号管理软件。
点晴免费OA是一款软件和通用服务都免费,不限功能、不限时间、不限用户的免费OA协同办公管理系统。
Copyright 2010-2025 ClickSun All Rights Reserved